本系發展方向包含高科技防災及監測、污染防制及復育、綠色工程及材料、系統工程及管理等四大方向,教學及研究特色著重於實務與學理並重、土木與環境工程相整合、各學群間之相互支援、及尖端技術之研發與傳統技術之更新。本系訓練學生不僅運用最佳技術並有效使用最少之環境資源,開創符合現代民眾需求之高環境品質社會,同時培養學生於土木工程或環境工程領域進入研究所進修及參加國家考試之實力。各研究方向之發展重點如下:
發展方向 |
相關實驗室 |
||
領域 |
土木組 |
環工組 |
|
高科技防災與監測 |
自動化監測與檢測技術、振動之防制技術、耐震評估與補強技術 |
噪音防制技術 |
測量儀器室 工程材料實驗室 土壤力學實驗室 非破壞檢測實驗室 大地工程及結構模型實驗室 |
污染防制及復育 |
土木工地之污染控制
|
污染防制及復育技術之研發與整合評估、環境污染物傳輸、環境分析與檢測、環境新科技之應用 |
環境分析實驗室 精密儀器實驗室 環工單元操作實驗室 土壤保護與復育實驗室 地下水保護與復育實驗室 空氣污染防制技術實驗室 |
綠色工程及材料 |
生態工法之應用開發、綠色工程材料之應用、木構造耐震分析與設計 |
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潔淨能源之研發 |
工程材料實驗室 密儀器實驗室 生工法及污染傳輸研究實驗室 微觀力學分析實驗室
|
系統工程及管理 |
電腦輔助工程及營建管理資訊系統(CMIS)之開發應用 |
環境系統分析 環境資訊技術 決策支援系統 |
虛擬實驗室環境 營建資訊系統分析實驗 |
畢業出路:
1. 進修之路:國內外土木工程、營建工程或管理、應用力學、環境工程(管理)及環境安全衛生等相關研究所。
2. 就業管道:政府機關、私人產業、工程顧問公司、營造機構、技師事務所及非營利性之研究基金會、規劃及設計工程師、環境檢測分析人員、工程科技研究人員及執業技師(如:結構、大地、土木、環工等)。